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
投资者们不再一窝蜂涌向新兴的中国半导体/电子行业去淘金。事实上,早在一年前,在信用危机袭击全球市场之前,投资过热的现象就已经开始降温了。
HinaGroup(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投资银行&私人股本公司)常务董事KenTsang认为这是‘投资者们在过去几年里头脑发热导致的结果’。然而,很多业内专家将其直接归因于中国国内的芯片公司。
排名前三的中国IC供应商分别是珠海炬力(ActionsSemiconductor)、中星微(Vimicro)、展讯通信(SpreadtrumCommunications),但这三家公司一直以来并未推出给全球市场带来一定影响的产品,这表明中国目前看似潜力无限的IC产业事实上后劲不足。
这三家公司的股票已经直跌到谷底,上周中星微的股票价格为1.88美元,珠海炬力和展讯通信的股票价格分别为1.44美元和8美分。
位于旧金山的亚太地区知名创业投资机构WaldenInternational(华登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Lip-BuTan(陈立武)表示,这三家公司‘让投资者和中国代工厂,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非常失望’。他认为,这三家公司在过去几年里连续多个季度目标不明确的差劲表现导致了今天投资者对中国电子产业‘一定程度的幻灭’。
尽管与过去几年11~12%的增长速度相比,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下滑态势,但是中国的GDP仍在以8~9%的速度增长。而相比之下,在到今年底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正迅速接近零。
半导体行业从增长迅速到开始下滑引出了一个更大的话题:中国未来究竟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如果能,谁将是中国的英特尔?
据报道,中国现有500多家芯片公司。目前仍有不少投资者和电子公司希望能从中发现摇钱树。而美国半导体供应商照例在这些公司中寻找潜在并购目标,以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但华登国际董事长Tan对此表示怀疑。“中国国内的芯片公司现在应该不到500家,有可能就300家”,“它们都是一些非常小的设计室,销售额只有1百万美元到1千万美元。大多数芯片公司开发的产品完全一样,并且通常由政府扶助。
珠海炬力(ActionsSemiconductor)、中星微(Vimicro)、展讯通信(SpreadtrumCommunications)都是由中国留学生创立和运作的第一代中国半导体公司。
这就导致了这样的议题----除非有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地公司冲出中国并能和海外竞争对手们抗衡,中国电子产业才算真正成熟。Pericom Semiconductor总裁兼CEO AlexHui表示,他在中国的大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公司--如中国移动和华为身上看到了一些苗头,这些公司逐渐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定份量。但他同时表示,“我们仍然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
意法半导体近日发布了一款新的D类音频放大器芯片。新产品FDA901的半导体设计融合了日本主要汽车音频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商Alps Alpine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的世界领先的音频设计专业知识,通过整合D类放大器的高能效与意法半导体AB类放大器的高音质,促进多功能的高保真汽车音响系统的研发。
中国,2020年2月27日——在对大功率和高能效需求日益增长的5G通信时代,意法半导体推出STWLC68系列产品,为市场带来业界领先的,拥有极高传输能效并安全可靠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未来新一代晶体管可能会有出自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与台积电(TSMC)的不同血统──随着半导体工艺持续朝着距离只有几个节点、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接近,这是半导体技术蓝图正出现分支的征兆之一。
台积电完成全球首颗 3D IC 封装,预计将于 2021 年量产。台积电此次揭露 3D IC 封装技术成功,正揭开半导体工艺的新世代。目前业界认为,此技术主要为是为了应用在5纳米以下先进工艺,并为客制化异质芯片铺路,当然也更加巩固苹果订单。
MCU是电子产品的控制中心,已经广泛应用到很多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产品中。随着物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未来MCU的市场呈现爆炸性增长态势。